2月17日下午,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。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
江門日報訊 (記者/趙可義 通訊員/區志宏) 2月17日下午,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,在市委市政府大會堂勝利閉幕。大會號召全市人民進一步統一思想、堅定信心、凝聚力量,同心同德、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奮力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綜合實踐區,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、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江門新的更大貢獻。
當天下午4時,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市委市政府大會堂舉行。大會應到代表382名,實到代表364名,符合法定人數。
大會執行主席陳岸明、易中強、王俊、陳冀、林國華、甄仁旺、陳霞、楊健平、林錫波、余中華、劉志剛、黎沛榮在主席臺執行主席席就座。易中強主持會議。
市領導吳曉暉、張元醒、鄺元章、蔡德威、凌傳茂、李惠文、鐘軍、馮立堅、吳國杰等在主席臺就座。
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了《關于江門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》《關于江門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計劃的決議》《關于江門市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的決議》《關于江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》《關于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》《關于江門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》。
會議以差額票決的方式,確定提高疾病預防和救治能力、加大老年人關懷服務力度、加強公共教育建設和科普工作力度、加強食藥品和飲用水安全監督檢測、推進“菜籃子”工程質量雙提升、提高就業創業保障水平、推動鄉村振興提檔升級、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和門診特定病種待遇水平、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防火救災能力建設、提供“數字政府”便民服務為江門市人民政府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。
會議表示,過去一年,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、省委、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,牢牢把握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,牢牢把握人大立法主導作用,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鮮明主題,牢牢把握人民至上價值理念,牢牢把握人大代表主體地位,牢牢把握“四個機關”定位要求,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,依法履職盡責,圓滿完成市十六屆人大一次、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,我市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、邁上新臺階。
會議認為,在市委和大會臨時黨委的正確領導下,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順利完成各項任務。大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、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,審議通過市人民政府、市人大常委會、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,審查批準計劃、預算草案及其報告,票決產生市政府2023年度十件民生實事項目,明確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目標任務,通過法定程序將黨的主張轉化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。全體代表講政治、顧大局、守紀律,珍視人民賦予的權力,自始至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、昂揚的精神狀態積極履行職責,大會圓滿成功。
會議號召,全市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、省“兩會”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、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部署要求,深入推進市委“1+6+3”工作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,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,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、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、前海、南沙三大平臺建設,堅持制造業當家,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,大力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,多舉措擴內需穩外需,推進綠美江門生態建設,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,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,奮力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綜合實踐區,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僑都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,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、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江門新的更大貢獻!
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勝利閉幕。